最新更新日期=2017/9/13,持續更新中~~~
書目一(2Y):Sam’s Sandwich
ISBN:9780763678081;作者:David Pelham
(圖片來源:https://goo.gl/KfxYo3)
Mom buy reason:
這本山姆的惡作劇三明治,是在網路上看到介紹被吸引到的
內容有別於一般操作書那種小動物與好朋友的溫馨路線,走的是寫實恐怖路線
實在好奇小孩看到的反應(掩嘴笑),遂入手(一種等著看好戲的心態??)
Child actual response:
因為媽媽(與所有觀眾)表現的非常害怕三明治裡的各式昆蟲
所以小孩非常熱愛這本書,享受著翻開每一頁大人浮誇受驚的表情…
(啊~這本書是要買來嚇小孩的,結果走鐘成醬QQ)
由於我家小孩非常追求完美,對一切不完美的事物都非常執著在意
因此老指著封面小男孩粉紅臉頰滴咕:痛痛、受傷XD
詳細內文介紹請見:https://goo.gl/KfxYo3
書目二(2Y):加油! 熊醫師
ISBN:9789577625601;作者:木村裕一
(圖片來源:https://goo.gl/rv92WU)
Mom buy reason:
加油!熊醫生,是在網路上看到部落客的介紹文被燒到的
內容集合了操作書的互動與看醫生的流程、衛教
媽媽希望可以透過書本的引導,讓小孩熟悉:
->看醫生的原因(小兔子喉嚨痛、小豬豬肚子痛、小猴子打疫苗、河馬太有梗不劇透XD)
->看醫生的程序與處置(手電筒確認喉嚨發炎與否、聽診器聽肚子確認腸胃狀況、打疫苗前量體溫確認是否發燒、拿藥、多休息、多洗手)
進而不懼怕看醫生&打疫苗(哪那麼容易,單純媽媽愛幻想)
Child actual response:
小孩非常買單這本書的翻頁式互動^^
但….並非如我們想像中的勤於幫忙拿手電筒確認喉嚨、跟醫生拿藥、用聽診器聽肚子、拿疫苗打針等
小孩熱衷於壓住每個翻頁處,堅持讓小兔子喉嚨痛死也不讓用手電筒照喉嚨、小豬豬肚子痛爆也不讓用聽診器確認、小猴子絕不可打疫苗…..
(發展至此,媽媽整個歪么么@@)
幸好,另外搭配B TOYS寵物醫生的聽診器、針筒、溫度計後有比較進入狀況
這本書小孩點播率極高,一周至少點播10次,熱愛到孩子的爸要求我搜集該作者全套書籍XD
詳細內文介紹請見:https://goo.gl/rv92WU
書目三(2Y):Pooh! Is that You Bertie? A Very Noisy Picture Book (音效書)
ISBN:9781848954991;作者:David Roberts
(圖片來源:https://goo.gl/HfQnqZ)
Mom buy reason:
之前購入的都是單純的繪本或是唱歌書,媽媽我不曾入手音效書
我家小孩目前尚未對放屁這件事有特別感覺,自己放屁或別人放屁她都無感
除了想試試音效繪本是否可以讓小孩重視放屁這件事外(重視的點是???)
購入這本音效書的最終原因其實是:媽媽我實在很想知道外國小孩放屁的聲音XD
Child actual response:
小孩很對於音效鈕很有興趣,躍躍欲試
但……這個音效鈕埋藏在書本的最後一頁,非常難按…
媽媽自己按成功率一半不到,導致小孩目前尚未體驗音效書的樂趣 囧
然後,由於我家小孩非常追求完美,對一切不完美的事物都非常執著在意
因此,對封面只穿一隻鞋的弟弟耿耿於懷,老指著說:沒有穿鞋子…
至於,屁聲的真相呢?
我只能說:外國小孩放得出這種高低起伏還有尾音的屁? 我聽你在屁!!
2017/9/13補充:
孩子的爸上周跟我說,其實這本書每頁都埋藏音效紐(驚!!!)
難按到我們迄今才發現,可見有多難按(火)!!!
詳細內文介紹請見:https://goo.gl/LdZXbp
書目四(2Y1M):手不是用來打人的
ISBN:9789573279679;作者:瑪汀妮‧愛格西
(圖片來源:https://goo.gl/eKjvT6)
Mom buy reason:
小孩尚未學會情緒管理前,多數以叫、哭、拍打、摔東西來抒發他們的不開心
我家小孩約略兩歲開始,會說:不喜歡XX,要打XX;有時說說而已,有時還真的會去拍打XX
為了引導小孩不能不開心就用手拍打,媽媽上網做功課後,下手了這本「手不是用來打人的」繪本
希望透過洗腦式的聽故事,潛移默化改變小孩的不良習慣
Child actual response:
由於我家小孩非常追求完美,對一切不完美的事物都非常執著在意
所以整本書只有兩個地方有吸引到小孩,分別是受傷的手(會說痛痛) & 玩沙子髒髒的衣服(會說髒髒)
登愣,就醬,沒了@@
媽媽洗腦失敗,可想而知,小孩依舊整天在不喜歡XX,要打XX …..
詳細內文介紹請見:https://goo.gl/eKjvT6
書目五(2Y2M):小熊小熊在哪裡?:
ISBN:9789863209447;作者:高橋香緒里
(圖片來源:https://goo.gl/DqQRpG)
Mom buy reason:
這本書是在購買「手不是用來打人的」時,湊博客來滿額贈品瀏覽該出版社其他商品而被吸引到的
因為我家小孩非常熱衷躲貓貓元素,真實的躲貓貓遊戲或找一找誰藏在哪邊的繪本都非常喜愛
這本有濃濃躲貓貓元素的「小熊小熊在哪裡?」媽媽十分有把握小孩應該會買單: D
至於繪本的翻頁設計,是我們第一次接觸,究竟小孩的反應如何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~~~
備註:
找一找誰藏在哪邊的躲貓貓元素繪本,個人大推「三十層樓的三十隻貓咪」 & 「Where is the Green Sheep?」這兩本我家小孩點播率都非常高喔喔喔喔喔~~
Child actual response:
這本躲貓貓元素大翻頁設計繪本果然如媽媽所料,十分受小孩喜愛
開封後每天點播外,還每次都要求連播呢♥♥♥
頭一周,小孩將重點放在找小熊&帶小熊回家,每次都速速翻速速翻
第二周開始,則越來越坐得住,可以跟爸媽一起注意繪本的小細節
除了細細閱讀每一頁的圖片內容(圖書館、樹、外星人等)外,還可以一起觀察找小熊大隊成員增加了誰呢!
由於繪本的翻頁並非傳統直開式,而是對小孩來說複雜的上下左右開式設計
頭幾次小孩沒接觸過,較陌生,需要父母引導翻頁的方向,大約一至二周後即可上手
(孩子的學習&適應能力都超強的^^)
詳細內文介紹請見:https://goo.gl/DqQRpG